图为民警通过智能导办助手为群众介绍户口迁移所需准备的材料。
文/图 章佳琪
张家口市公安局桥东分局立足公安职能,以智慧公安建设为牵引,在政务服务大厅及8个户籍派出所全面升级政务窗口智能导办助手服务区,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政务服务、户政管理、出入境服务等窗口业务,通过“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以标准化、可视化、协同化服务破解办事堵点,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数字动能”,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以标准化为基 贯通全窗口业务流程
“头一回办理迁户口,以为怎么也得跑两天才能办好,没想到来了一次就办完了。”辖区居民李先生为孩子办理户口迁移时,户籍民警在智能导办助手的指引下,提前清晰告知李先生所需的房产证、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的准确需求,李先生一次性准备齐全,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办理。
聚焦群众办理业务感觉“材料多、流程杂”的痛点,政务窗口智能导办助手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整合政务服务、户政、出入境等高频业务规范,生成“一人一策”“一企一策”标准化指引。
民警介绍,针对个人业务,智能导办可精准推送身份证换领、户口迁移等23项户政业务的材料清单,明确出生证明、房产证明等材料的规范格式,避免群众因材料不符重复跑路;针对企业需求,专门优化涉企服务模块,对企业员工集体户口设立、外籍员工居留许可办理等12项涉企业务,自动匹配《企业用工户籍服务指南》《出入境商务便利措施》等政策文件,生成包含材料清单、办理时限、审批节点的标准化流程表。
自系统升级以来,窗口民辅警借助智能导办助手,累计为群众和企业缩短办事时间超40%,减少重复提交材料1200余份,其中涉企户政业务材料重复提交率下降62%,出入境商务签证材料准备准确率提升至98%,有效践行了全市“流程最优、材料最少”的服务承诺。
以可视化为本 打造透明化办事场景
在张家口市公安局桥东分局政务服务大厅内,智能导办助手外接高清显示屏,以图文结合、中英双语的形式,实时可视化展示全窗口业务细节。屏幕动态更新居住证办理进度查询、学区户口迁入政策解读等内容,群众可直观看到全流程节点。
8月,外省的王女士因工作调动需将户口迁至张家口,在政务服务大厅咨询时,民警引导她通过智能导办助手的高清显示屏了解“跨省通办”服务,同时提供了需准备的身份证、户口簿、工作证明等材料清单,还标注了登录“河北政务服务网”的操作步骤。提交申请后,民警协助王女士完成操作并在屏幕同步显示了每个节点的更新时间、办理部门,全程无需返回原户籍地,真正实现“一次都不跑”。
除户政业务外,出入境窗口也依托智能导办助手升级服务,专门增设“涉外企业服务专区”,在显示屏上清晰标注外籍人才签证延期、跨境商务备案等业务的办理费用、加急条件及注意事项,让外资企业经办人“一看就懂、一办就成”。
此外,系统还同步关联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平台,群众可通过屏幕直接评价服务质量,倒逼窗口规范执法服务行为,推动形成“办事透明、监督公开”的法治化服务环境。目前,窗口业务可视化覆盖率达100%,群众和企业对流程知晓率提升至95%以上。
以协同化为要 构建暖心服务生态
该局坚持“科技+人文”双轮驱动,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及不熟悉数字化操作的企业经办人,由民辅警组成的“导办先锋队”,提供“手把手教、全流程陪”的协同服务。
“以前跑社保局要半天,排队、填单子,现在在家门口派出所这个小机器上就能办了。”近日,年近80岁的张大爷刚迁户口到五一路辖区,需关联养老金资格认证,却不会操作智能设备。“导办先锋队”民警按照智能导办助手的图文指引,讲解流程,协助张大爷录入相关信息,仅用20分钟就办结了业务。
此外,在出入境窗口,“导办先锋队”民警还为小微企业经办人解读“跨境商务绿色通道”政策,协助线上提交材料,切实打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导办先锋队”已帮助150余名老年人完成业务办理,为23家企业提供涉企窗口业务专项指导,平均办理时限缩短3个工作日,切实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