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衡水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营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保委员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对衡水湖保护总体规划修编、湿地生态恢复、西湖地表水水源调蓄地等重点项目到滨湖新区开展调研。
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小湖隔堤、樱花岛,在滨湖新区管委会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滨湖新区、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同志的汇报,详细了解了相部门积极开展湿地生态恢复、生态多样性保护等项工作的情况,对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调研组认为,相关部门坚持科学规划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积极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保护重点任务和目标,《衡水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已上报至国家林草局,待批复完成后,将对保护区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区变两区”,衡水湖边界范围更加清晰、类型定位更加明确、功能分区更加科学,管控规则和管理制度更加合理、完善,将为依法、高效开展自然保护区监测、评估、考核、执法、监管等奠定扎实的基础。
调研组指出,衡水湖西湖地表水调蓄工程是加强衡水市高效利用外调水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需要。此工程可保障城乡和重点区域供水安全,全面提升抗旱应急能力和战略储备能力,为衡水市地下水压采、生态需水满足、粮食稳产提供更好的用水保障。相关部门要加快可行性报告研究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投入使用。
调研组强调,衡水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线,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一方面加强要鸟类、鱼类等科学研究,一方面要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坚持以生态恢复为根本,不断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要加大生态补水力度,实施水体治理项目,开展“近自然”湖岸带生态修复,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努力提升衡水湖保护修复能力和水平。